行列式 : 知识 | 计算

http://windwhir.top/10201 (建议加书签)
点击卡片中粗体字展开/关闭详细内容。展开全部

1 行列式基础

1.1 行列式概念

行列式表示一个数,本质是一种“数值表示工具”。
要区别于绝对值,a= a,但 |a| 可能表示绝对值。

1.2 行列式记号

行列式通常用大写字母Dn 表示。
其中各元素用小写字母aij 表示
i表示行,j表示列。例如: a11,a12;a21,a22 行列式起源于解线性方程组(详情),其核心是双下标定位和数值计算。

1.3 对角线法则

适用于二阶和三阶行列式。
二阶: a11,a12;a21,a22 = a11*a22 - a12*a21(主对角线积减副对角线积)
三阶: a11,a12,a13;a21,a22,a23;a31,a32,a33 = a11*a22*a33 + a13*a21*a32 + a12*a23*a31 - a13*a22*a31 - a12*a21*a33 - a11*a23*a32(三个主对角线积减副对角线积)

1.4 逆序数与排列

逆序数:
在一个排列中,若较大的数排在较小的数之前,则构成一个逆序。逆序总数称为该排列的逆序数,记作 τ(p)。
对排列 p=(i₁,i₂,...,iₙ),统计所有满足 iₐ > iₑ且 a < b的数对个数。
奇排列与偶排列
若 τ(p)为 ​偶数​ → ​偶排列。
若 τ(p)为 ​奇数​ → ​奇排列。

1.5 n阶行列式

​ n 阶定义​: a11,...,a1n;...;an1,...,ann = ∑ δ(i₁i₂⋯iₙ) a₁ᵢ₁ a₂ᵢ₂ ⋯ aₙᵢₙ
∑表示对 1 到 n 的所有排列求和(n!个项)。
δ(i₁i₂⋯iₙ)= 1(偶排列)或 -1(奇排列)。
该节还包含:三角行列式

2 行列式性质

2.1 单位行列式

1,0,...,0;0,1,...,0;...;0,0,...,1 = 1
对角元素全1,其余为0的n阶行列式恒为1(特殊对角阵)。

2.2 对角与三角行列式

对角行列式:a11,0,...,0;0,a22,...,0;...;0,0,...,ann = a11*a22*...*ann
上三角行列式:a11,a12,...,a1n;0,a22,...,a2n;...;0,0,...,ann = a11*a22*...*ann
下三角行列式:类似上三角,主对角线以下为零时同理。

2.3 提取行倍数(数乘性质)

一行元素的公因子可提到行列式外。属于关于行的线性性。

ka,kb;c,d = k·a,b;c,d
操作符​:对第i行乘k → 行列式值×k

2.4 行拆分(可加性)

若一行元素均为两数和,可拆分为两个行列式之和。属于关于行的线性性。

(a+b),(c+d);e,f = a,c;e,f + b,d;e,f

2.5 行互换变号

交换两行,行列式值变号。

a,b;c,d = -1 ×c,d;a,b
操作符​:ri ↔ rj(交换第i,j行)

2.6 零行或比例行

线性相关导致空间退化。
一行全零 → 行列式=0
两行成比例 → 行列式=0
两行成比例指两行中同列元素成相同比例。

2.7 倍加行不变性

一行的倍数加到另一行 → 行列式值不变。

a,b;c,da+kc,b+kd;c,d值不变。

操作符​:ri + k·rj(最核心的化简工具)

2.8 转置不变性

行列互换 → 值不变,即 D = Dᵀ

a,b;c,d = a,c;b,d
这使得行操作可直接推广到列:
列互换 ci ↔ cj使值×(-1)
倍加列 ci + k·cj值不变

3 拉普拉斯展开

3.1 余子式

余子式:
在n阶行列式Dn中,元素aij的余子式Mij是划去第i行和第j列后,剩余元素构成的(n-1)阶行列式。
Mij = det(删除第i行、第j列后的子阵)
代数余子式:
Aij = (-1)^(i+j) * Mij
由位置(i,j)决定正负(如(1,1)为+,(1,2)为-)

3.2 按行/列展开

将高阶行列式降阶计算。优先选择零元素多的行/列展开,减少计算量。

​按行展开​:
任意行i的元素与其代数余子式乘积和等于行列式值:
Dn = ∑_{k=1}^n aik * Aik
不同行元素与代数余子式乘积和为零:
∑_{k=1}^n aik * Ajk = 0(当 i ≠ j)

​按列展开​:
任意列j的元素与其代数余子式乘积和等于行列式值:
Dn = ∑_{k=1}^n akj * Akj
不同列元素与代数余子式乘积和为零:
∑_{k=1}^n aki * Akj = 0(当 i ≠ j)

4 行列式计算

4.1 对角线法则与定义

对角线法则可用于二阶与三阶行列式。
定义法高阶时过于困难,一般不推荐使用。

4.2 三角化法

通过行/列变换化为上/下三角行列式 → 值=对角元乘积

步骤​:
​1、调整a₁₁位置​:
目标:使a₁₁ ≠ 0且尽量为±1(简化运算)
操作:行交换rᵢ ↔ rⱼ或列交换cᵢ ↔ cⱼ
优化:优先选绝对值小的非零元,或提取行倍数

2、​消元创造下方零元:​
操作:rᵢ + k·r₁ → rᵢ(i=2~n)
技巧:倍数k = -aᵢ₁/a₁₁

3、​递归处理右下子阵:​
对(n-1)阶子式重复步骤1-2

​终止条件​:出现全零行→值=0

4.3 降价法

按零元多的行/列展开 → 降为低阶行列式

步骤​:
1、​创造零元​:用倍加行不变性使某行/列出现多个零
2、​Laplace展开​:按该行/列展开,仅需计算非零元对应的代数余子式
3、​递归计算​:对余子式重复上述过程

5 记忆行列式

5.1 全对称型

形式​:主对角全x,其余全a
Dₙ = x,a,a,...,a; a,x,a,...,a; ... ;a,a,a,...,x
解法(行和归一化)​​:
1、所有行加到第1行(性质3+6):
→ 第1行全为[x+(n-1)a]
2、提取公因子:[x+(n-1)a]·1,1,...,1; a,x,...,a; ... 3、第1行×(-a)加到其余行:
→ 下三角阵:对角元[1, x-a, x-a, ..., x-a]
4、​结果​:Dₙ = [x+(n-1)a]·(x-a)ⁿ⁻¹

5.2 箭式行列式

形式​:
Dₙ₊₁ = a₀,a₁,...,aₙ; b₁,d₁,0,...,0; ... ;bₙ,0,0,...,dₙ
解法(消边角)​​:
1、第k行(k≥2)乘以-aₖ/dₖ加到第1行:
→ 第1行第k列变为0
2、化为下三角阵:
a₀-Σ(aₖbₖ/dₖ), 0,...,0; b₁,d₁,...,0; ... 3、​结果​:Dₙ₊₁ = [a₀ - Σₖ(aₖbₖ/dₖ)]·(d₁d₂...dₙ)

5.3 范德蒙行列式

​形式​:
Vₙ = 1,1,...,1; x₁,x₂,...,xₙ; ... ;x₁ⁿ⁻¹,x₂ⁿ⁻¹,...,xₙⁿ⁻¹
​结果定理​:
Vₙ = ∏_{1≤i<j≤n} (x_j - x_i)

证明(数学归纳法)​​:
1、基础​:n=2时V₂ = x₂ - x₁成立
2、​归纳假设​:n-1阶成立
3、消元操作​:
从最后行开始:rₖ - xₙ·rₖ₋₁ → rₖ(k=n,n-1,...,2)
每列提取公因子(xⱼ - xₙ)
右下角余子式即Vₙ₋₁
4、结果​:Vₙ = (∏_{j=1}^{n-1}(xₙ - xⱼ))·Vₙ₋₁ = ∏_{1≤i<j≤n}(x_j - x_i)

6 克莱姆法则

6.1 定理

适用条件:​
方程类型​:含 n个方程和 n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
关键前提​:系数行列式 D ≠ 0

解:
xj = Dj / D (j=1,2,3...n)
其中 Dⱼ是将 D的第 j列替换为常数项 (b₁,…,bₙ)ᵀ后的行列式。

未完待续……

技术有限,这后面好难做出来,建议还是看书吧